游戏行业领军者创梦天地历经艰难,终于迎来曙光。
近日,创梦天地发布了上半年财报,显示公司净利润已实现扭亏为盈。这一消息无疑为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也让这家在游戏领域深耕多年的公司再次成为焦点。
财报显示,创梦天地的发行线产品如《地铁跑酷》和梦幻系列等付费情况增长显著,而新品《机甲战队》全球累计流水更是突破10亿美元大关。储备产品如《冲冲奇兵》和《超级洞洞乐》等也在海外市场取得了亿级流水的好成绩。
尤为创梦天地的自研旗舰产品《卡拉彼丘》在经历了长达六年的研发与测试后,终于在上半年实现了月活回升约10%,流水增长约75%,并在今年5月首次实现盈利。手游版《卡拉彼丘》的测试数据也超出预期,预计将于今年第四季度正式上线。
《卡拉彼丘》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在研发初期,项目组曾因成本限制而采用纯2D设计,但在面见玩家后,根据反馈迅速调整为3D游戏,并引入了独特的“弦化”玩法,让角色在战斗中能变成2D纸片人,这一创新不仅吸引了大量玩家,还在网络上掀起了一股二创热潮。
然而,产品的长线运营并非一帆风顺。《卡拉彼丘》早期在硬核玩家和二次元休闲玩家之间出现了矛盾,项目组一度侧重硬核竞技内容,但数据表明,这种策略反而导致了周活跃的下滑。经过复盘,团队意识到,游戏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独特的日漫美术风格、角色塑造和差异化体验,而非传统的枪械手感和竞技深度。
基于这一认知,《卡拉彼丘》在近两年的运营中进行了多项革新,包括强化角色价值、弱化规则竞技内容、侧重休闲社交玩法等。这些调整不仅提升了玩家的游戏体验和留存率,还形成了独特的“喵语文化”,为产品迭代和社区生态提供了持续活力。
创梦天地的CEO陈湘宇在交流中提到,自己在研发《卡拉彼丘》期间曾多次因焦虑想砍掉项目,但通过与AI对话调节情绪,逐渐学会了平和面对挑战。他认为,游戏行业是最好的行业,因为它能够直接服务用户,赢得口碑与收益,带来成就感和满足感。
在战略层面,创梦天地也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公司砍掉了其他自研项目,将发行业务的部分利润持续投入《卡拉彼丘》的研发,同时逐步剥离非游戏业务,聚焦主营业务和长期主义。这种果断决策和坚持长期主义的决心,让创梦天地在产品与公司层面同时实现了扭亏为盈。
陈湘宇还强调,不要跟大厂比共识,要寻找差异化的破局点。他认为,《卡拉彼丘》的弦化机制就是一种创新,它让游戏在射击品类中脱颖而出,吸引了大量独特的人才和玩家。
对于未来,创梦天地表示将继续用IP思维运营《卡拉彼丘》,并将其作为公司长期发展的核心。同时,公司也将继续深耕游戏行业,寻找更多创新点和增长点。
创梦天地的逆袭故事不仅是一家上市公司的成功案例,更是游戏行业在挑战中寻找机遇、不断创新和突破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