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省嵊州市,逸夫小学以其独特的寄宿生食育项目脱颖而出,将食育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不仅滋养了他们的身体,更滋养了他们的心灵。
逸夫小学,一所全面照顾寄宿生日常需求的学校,深知食育的重要性远超过简单的餐饮供应。学校视食育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传承中华文化和培养社会责任感的综合性教育工程。
在农场里,学生们化身为勤劳的小农夫,在老师的指导下翻土、播种、浇水、施肥。他们细心照料每一颗种子,耐心观察作物的成长。通过这一过程,学生们不仅学到了种植知识,更培养了耐心、细心和责任感。当作物成熟时,这些新鲜的食材被送入学校食堂,成为学生餐桌上的佳肴,让他们深刻体会到食物的珍贵。
“一米农场”还成为了食育课程的重要实践基地。结合农场的种植情况,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食育活动。例如,在种植西红柿时,老师会介绍西红柿的营养价值和食用方法,并教授学生制作简单的菜肴。这些活动不仅让学生了解了食物的营养知识,还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动手能力。
为了让寄宿生更深入地了解嵊州小吃文化,学校邀请了多位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指导学生学做小吃。低年级学生学习包小笼包,从和面到调馅,每一步都学得认真仔细;中年级学生学习炒榨面,掌握食材的准备和烹饪技巧;高年级学生则学习崇仁炖鸭,观察食材在炖煮过程中的变化,感受食物的香气与美味。在非遗实验室里,学生们不仅提升了自理能力,还增强了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校还倡导“食物养成计划”,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让学生与食物亲密接触。学生有机会参与食材采购、洗菜切菜、烹饪分餐等环节,体验食堂工作的全过程。为了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学校还推行了“卡路里成长币”制度,根据食物的营养成分和热量含量给予相应的成长币奖励,鼓励学生落实“光盘行动”,培养他们的节约意识和理财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