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杏娟紫砂艺术力作《岁寒三友》,中国国家博物馆珍藏之选!

   时间:2025-08-30 17:54 来源:天脉网作者:苏婉清

在中华文化的浩瀚长河中,“岁寒三友”——松树、竹子与梅花,以其独特的坚韧与高洁,成为了无数文人墨客笔下的颂歌。这三种植物,历经严冬而不凋,象征着长寿、坚韧与纯洁,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

近日,一款融合了“岁寒三友”元素的紫砂壶惊艳亮相,其设计者正是高级工艺美术师、中青年实力派陶艺家张杏娟。她将松、竹、梅的自然之美巧妙融入壶身,赋予了紫砂壶更为深邃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

张杏娟,这位1968年出生于江苏宜兴的陶艺大师,家族世代从事紫砂行业,家中珍藏有千吨原矿珍稀泥料。自幼受家庭熏陶,她对紫砂艺术有着深厚的感情和独到的见解。1984年,她有幸拜师于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徐元明,成为顾景舟一脉的第三代传人,从此踏上了紫砂艺术的探索之路。

在徐元明大师的悉心教导下,张杏娟不仅掌握了传统器型的塑造技巧,更在“松、竹、梅”的工艺手法上展现出细腻、灵动的自然感。她的作品,无论是壶身的线条还是装饰的细节,都透露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

九十年代,张杏娟又跟随“紫砂七老”之一的蒋蓉大师学习仿生花器制作技艺。在蒋蓉大师的言传身教下,她对仿生花器的创作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学艺期间,她的作品《青蛙莲子》和《牡丹》就得到了蒋蓉大师的肯定与认可。

四十多年来,张杏娟在紫砂艺术的道路上不断前行,期间得到了徐汉棠、何道洪等多位国大师的指导与帮助。她在制作过程中追求“形、神、气、韵”相结合,挖掘器型所蕴含的和谐美感。她的作品深受海内外壶友的喜爱,并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等诸多博物馆收藏。

这款融合了“岁寒三友”元素的紫砂壶,正是张杏娟艺术追求的集中体现。它不仅展现了紫砂艺术的独特魅力,更传递了中华民族对于坚韧、高洁品质的不懈追求。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天脉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新传播周刊
新传播,传播新经济之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