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业板的波澜中,锐新科技(300828,SZ)的一则公告引起了广泛关注。71岁的公司创始人国占昌,决定将手中持有的24.19%股权,以约7.25亿元的价格转让给安徽省黄山市开发投资集团旗下的企业。此次交易完成后,黄山国资将成为这家市值超过30亿元的金属加工企业的新主人。
这场股权变动背后,隐藏着一个打破传统接班模式的故事。国占昌的独生女儿国佳,这位“企二代”出生于1981年,曾在新西兰的两家小公司担任出纳。尽管父母多次劝说,她回国后宁愿选择在一线做销售,也不愿接手父亲辛苦打造的年营收数亿元的金属加工帝国。
国占昌的创业历程堪称传奇。他16岁进入天津铝合金厂,凭借勤奋和天赋,逐步升至代理厂长。1993年,他下海研发挤压模具,2004年创立了锐新科技,专注于工业精密铝合金部件的研发生产,成功打破了外资的技术垄断。2020年,锐新科技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国占昌迎来了人生的高光时刻。
然而,这位上市公司的掌舵人背后,却隐藏着不为人知的艰辛。五十多年来,他一直与机床为伴,顶着技术迭代和市场波动的双重压力,将一个小作坊打造成了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锐新科技在电力电子、通讯设备散热器、汽车轻量化与新能源汽车部件、自动化技术及医疗器械等领域均有布局,合作伙伴包括ABB、施耐德、西门子等世界500强企业。
黄山国资之所以豪掷7.25亿元入主锐新科技,正是看中了这家企业在新能源汽车及电力电气等行业积累的突出优势。然而,对于国占昌来说,将30多年打下的“江山”转手卖给“国家队”,却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他曾对女儿国佳寄予厚望,为她铺就了一条接班之路,但国佳却选择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
国佳在新西兰攻读市场营销专业后,在当地小公司做起了出纳工作。2008年,在父母的强烈要求下,她回国进入公司,但始终对“当老板”毫无兴趣。几年后,她主动申请降职为销售工程师,终日奔波于客户之间。尽管国占昌曾尝试通过股权过户和董事身份将女儿留在决策层,但国佳最终还是用行动宣告了“拒绝接班”的决心。
国占昌的选择虽然无奈,但却实现了五重共赢。国资获得了优质资产,完善了产业链布局;老牌企业避免了因接班人问题而陷入衰败;员工就业保持稳定;国佳卸下了传承的重担;而国占昌也终于能够停下奔波的脚步,安享晚年。这场决定企业命运的交易,没有豪门恩怨的狗血剧情,也没有二代接班的悲情妥协,反而映照出两代人的通透与智慧。
对于国占昌一家来说,他们手握巨额资金,完全可以通过制度化的安排,利用保险或信托工具实现家族财富的有效传承。例如,通过香港的类信托储蓄险产品,可以获得长期稳定的年化复利,并实现投资收益的定向分配,保障后代拥有自主生活的底气和选择权。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了创业与传承的另一种可能。创业的终点未必是世袭,面对两代人价值观的碰撞,子女自由选择的权利或许比守住家族企业更为珍贵。国占昌和国佳的故事,正在重新书写中国民营经济的传承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