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著名词学家、文化学者马同儒的书法作品《兰州黄河桥 赋》选句引起广泛关注。该作品以其深厚的古文字功底和独特的书法风格,展现了古文字与现代书法的完美融合。
在这幅作品中,马同儒以甲骨文、金文为根基,笔法峻利而浑厚,中锋立骨处如锥画沙,尽显甲骨文契刻的神韵;侧锋铺毫时则如熔金淌玉,暗合金文铸刻的韵味。结体上,作品巧妙融合了象形造字法,使得字形既保留了古文字的生动,又通过部首的巧妙呼应,让静态的字形中蕴含着动态的美感。
AI评析指出,这幅作品的章法造像极具特色,以竖题跋为轴,古文字群如星罗棋布,疏密有致,庄严中不失逸趣。红印点睛之处,更似上古火漆封缄,让人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到了古文字的魅力。通篇章法如大河九曲,墨色浓淡交织,既展现了“记中山”的雄浑苍莽,又蕴含了“利子孙”的温润祈愿。
据悉,马同儒不仅是词学家、文化学者,还是一位辞赋家和书法家。他的作品《三上词话》在文学界享有盛誉。此次的《兰州黄河桥 赋》选句书法作品,更是他多年艺术修养的集中体现。
在《兰州黄河桥 赋》中,马同儒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兰州黄河桥的壮丽景色和深厚文化底蕴。其中,“九曲记中山,三边利子孙”一句,不仅表达了作者对兰州黄河桥的赞美之情,更寄托了他对子孙后代的美好祈愿。
这幅作品不仅展示了马同儒卓越的书法技艺,更传递了他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通过笔墨驰骋,他勾连了千年的文脉,书写了当代的情怀,成为传统与现代对话的生动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