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CEO黄仁勋:我们正身处“新工业革命”浪潮之巅
在科技界的风云变幻中,英伟达CEO黄仁勋以其独到的眼光和坚定的信念,为AI行业的未来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蓝图。面对外界关于AI泡沫的担忧,黄仁勋却坚称,我们正身处一场前所未有的“新工业革命”之中。
作为AI淘金热中的“锄头和铲子”供应商,英伟达凭借其在芯片和计算机硬件领域的深厚积累,成功抓住了AI增长的黄金机遇,一跃成为全球领先的科技企业。在最近的一次财报电话会议上,英伟达公布了上季度高达467亿美元的惊人营收,并断言生成式AI行业的增长势头依旧强劲,未见丝毫放缓。
黄仁勋在会上表示:“我坚信,在未来的几年乃至整个十年里,我们都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增长机遇。”他进一步预测,到本十年末,AI基础设施的支出可能达到惊人的3万亿至4万亿美元,这一数字几乎相当于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十分之一。
然而,与黄仁勋的乐观态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OpenAI CEO山姆·奥特曼近期却表达了对AI领域投资者“过度兴奋”的担忧。尽管奥特曼也承认AI是“很长时间以来发生的最重要的事情”,但他对于当前的投资热潮仍持谨慎态度。
面对外界的质疑,黄仁勋坚称英伟达对AI芯片和计算机需求的预测“非常、非常重要”。他指出,随着AI技术的不断演进,对数据中心的需求将持续增长,且不会很快达到饱和。这些数据中心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还消耗着巨额的水和能源资源,对周围社区和美国电网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AI技术的前沿探索中,新模型的涌现进一步加剧了这一趋势。特别是那些采用“推理”技术的新模型,在处理问题时需要消耗更多的电力。黄仁勋形象地称之为“长思考”,认为思考得越久,通常能产生更好的答案。这种技术允许AI模型在不同网站上进行研究,多次尝试以找到最佳答案,并将不同信息整合到一个回应中。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AI公司已经开始将推理作为单独模型提供,或作为特定选项供用户选择。而OpenAI则直接将其整合到了GPT-5的发布中,通过智能路由程序决定是由更轻量、直接的模型处理,还是由更密集的推理模型处理。然而,黄仁勋警告说,这些推理模型可能需要比传统大语言模型多100倍或更多的计算能力,从而进一步推高了对芯片和数据中心的需求。
“每一代技术的迭代,都会带来需求的增长。”黄仁勋强调道。在AI技术的浪潮之下,英伟达正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强大的实力,引领着这场“新工业革命”的浪潮之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