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备受瞩目的游戏《黑神话·钟馗》发布了其首支CG先导预告片,短时间内便在B站突破千万播放量,成功登顶热门视频榜。这一热度也引起了宿州市文旅局的注意,他们随即向游戏制作方发出邀请,希望他们能来到被誉为“钟馗画之乡”的灵璧县参观考察。
灵璧县,因其丰富的奇石、虞姬传说以及精湛的钟馗画艺术而闻名遐迩。而关于钟馗的籍贯,虽然历史上存在多种说法,但近年来,灵璧县与钟馗的渊源逐渐被更多人知晓。据清初学者金埴的《不下带编》记载,钟馗乃灵璧人。尽管这一说法在史料中出现较晚,但无疑为灵璧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
钟馗之名最早出现于晋末至刘宋时期的《太上洞渊神咒经》中,此时他已成为道教神灵。到了唐代,钟馗的形象和故事逐渐定型,成为一位面目丑陋但英勇无畏的捉鬼英雄。唐人卢肇在《唐逸史》中记载的唐明皇病重遇钟馗的故事,更是让钟馗的形象深入人心。此后,钟馗画逐渐流行,成为民间驱邪避凶的重要符号。
灵璧县之所以能成为“钟馗画之乡”,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密不可分。灵璧位于安徽省东北部,与徐州接壤,自古便受道家文化影响。在钟馗传说流传开来后,灵璧人迅速接受了这一同属道家文化的信仰。加之当地战乱频繁,百姓渴望通过钟馗这样的吉神来消灾解难,于是钟馗画便成为了寄托心愿的具象表达。
自唐代吴道子绘制钟馗画后,这一艺术形式逐渐流传开来。到了清朝初期,灵璧县的钟馗画更是达到了鼎盛时期。时任知州的高其佩是著名画家,他对灵璧钟馗画大力扶持,使得当地钟馗画的创作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数十名专业画工齐聚灵璧,创作出众多精美绝伦的钟馗画作,使得灵璧逐渐成为了钟馗画的创作中心。
如今,灵璧县的钟馗画已被列入首批安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作。当地不仅保留了传统的钟馗画作,还开发出钟馗酒、钟馗剪纸、钟馗葫芦等衍生品,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钟馗文化产业链。灵璧县还建有占地725亩的钟馗文化园,成为展示和传播钟馗文化的重要平台。钟馗,这一古老而神秘的形象,如今已成为灵璧县的一张亮丽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