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界迎来新动向,“越剧王子”赵志刚近日宣布了一项重大决定:赵氏工坊已成功购得热门文学IP《庆余年》的戏曲全剧种改编权。这一举措标志着《庆余年》将成为赵氏工坊接下来半年乃至未来几年内的核心项目,全力推进其深度开发与演绎。
赵志刚在谈及此次改编时,幽默地向记者提问:“我若出演庆帝,范闲一角你们希望由谁来诠释?”这一问题无疑激发了媒体与公众对于越剧版《庆余年》的浓厚兴趣。作为海派戏曲的杰出代表,赵志刚始终秉持开放与创新的精神,致力于探索戏曲与现代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之间的桥梁。他坦言,即便面临挑战与不确定性,为越剧及戏曲艺术的未来探索新剧目也是值得的。
回顾赵志刚的艺术生涯,不难发现他对文学IP与戏曲舞台融合的执着追求。早在2002年,他就大胆地将当时热门的网络小说《第一次的亲密接触》改编为青春越剧,开创了中国网络小说舞台剧之先河。尽管当时遭遇了不少质疑与反对,但赵志刚坚信这一尝试能够开拓越剧的青年观众市场,并成功地将校园爱情故事与越剧的才子佳人传统相结合,赢得了越剧迷的喜爱。
凭借对剧种特色的深刻理解与创新精神,赵志刚凭借改编自巴金小说的越剧《家》摘得了中国戏剧梅花奖与文华表演奖。巴金之女李小林的高度评价更是坚定了他继续探索的决心。此后,赵氏工坊推出的“星・杂剧”系列如《永不消逝的电波》与《伪装者》进一步积累了IP改编与戏曲多剧种融合的经验,为《庆余年》的改编奠定了坚实基础。
谈及《庆余年》对越剧的意义,赵志刚认为该剧不仅契合越剧的传统美学,同时也融入了现代人喜爱的悬疑与穿越元素,为越剧的创新提供了丰富素材。经过近两年的精心筹备,赵氏工坊已初步形成了“规模分级、剧种联动、场景融合”的开发模式,旨在通过《庆余年》推动各大剧种展现各自特色,让故事在多样化的戏曲语言中焕发新生。
赵志刚还透露,赵氏工坊计划在推出中小型、沉浸式剧目的同时,带动大型剧目的创作。他们已与多个文旅地标展开合作洽谈,旨在通过文旅融合场景深入挖掘《庆余年》IP的多维度价值,构建系列化的生态矩阵,为越剧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