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潮汕的古建筑与传统民居中,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嵌瓷彩画,无处不在地装点着每一个角落。从祠堂的屋顶到门窗栋梁,再到屏风挂画,这些色彩斑斓、寓意吉祥的作品,不仅美化了建筑,更承载了潮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揭阳市的庸叟公祠,便是嵌瓷彩画艺术的杰出代表。这座祠堂经过黄瑞林、黄泽平父子的精心修缮与重建,焕发出了新的生机。特别是屋顶上的大型嵌瓷作品《百鸟朝凰》,气势恢宏,令人叹为观止。这一作品不仅展示了潮汕传统艺术的魅力,更让这座祠堂在现代化进程中保留了浓厚的传统韵味。
黄瑞林,作为揭阳彩画的代表性传承人,对嵌瓷彩画有着深厚的感情与独到的见解。他告诉记者,嵌瓷彩画的内容丰富多样,历史故事、戏剧人物、花鸟鱼虫等皆可入画。工匠们通过巧妙的构思与精湛的手艺,将这些元素转化为吉祥、祝福的画面,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在潮汕地区,嵌瓷彩画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从老眠床、桌椅到龙舟、民居祠堂,都能看到这种艺术形式的身影。黄瑞林指出,“讨意头”是潮汕彩画的一大特色。鹤、鹿、寿桃等意象因发音与福禄寿相近而深受欢迎,桔、鸡、花等也寓意着吉祥与富贵。潮汕人民善于将各种形象与吉祥的谐音联系起来,以此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然而,嵌瓷彩画技艺的传承却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由于这一艺术形式对工匠的要求极高,需要掌握美术、建筑、雕塑、画画、木工、泥匠等多方面的技能,加之市场需求减少、工艺流程繁复、制作成本高昂等因素,导致许多年轻人不愿学习这一技艺。黄瑞林坦言,自己也曾为此担忧过。
幸运的是,黄瑞林的儿子黄泽平继承了这一传统技艺。父子俩正在积极探索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的新途径,努力让嵌瓷彩画焕发出新的时代活力。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这项传统技艺得以血脉相继、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