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风云再起,巴菲特新动作引发市场热议。伯克希尔·哈撒韦二季度持仓报告一出,市场为之震动——股神竟然开始减持苹果股票,这一举动立即成为市场焦点。苹果,这位被巴菲特持有长达九年的“心头好”,此番遭遇减持,究竟有何深意?更令人瞩目的是,巴菲特一边抛售科技股,一边却在默默布局医疗、钢铁等传统行业,这场“东边日出西边雨”的资本游戏,究竟藏着怎样的玄机?
苹果减持,背后暗藏“甜蜜烦恼”。尽管苹果仍是伯克希尔的头号重仓股,但此番减持2000万股,市值蒸发41亿美元。这并非巴菲特首次对苹果“动手”,去年他已有过两次减持记录。市场纷纷猜测,苹果是否已失去往日光彩?然而,事实或许并非如此简单。苹果市盈率已突破30倍,对于以价值投资著称的巴菲特而言,这一价格或许已略显“高估”。加之科技股波动性加大,适当减仓也在情理之中。美国资本利得税可能上调,巴菲特此番减持,或许也是出于税务规划的考量。
然而,苹果在伯克希尔持仓中的占比仍高达22%,巴菲特并未完全抛弃这只“金蛋”。他采取的是“细水长流”的策略,逐步减持以锁定利润。这正如成熟投资者的操作,适时调整仓位,确保收益最大化。
与银行股的“大撤退”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伯克希尔对雪佛龙的增持。在美联储降息预期增强、银行利润空间受压缩的背景下,巴菲特却逆势增持了340万股雪佛龙。能源股在通胀高企的环境下表现抢眼,雪佛龙高达4%的股息率和稳定的现金流,无疑吸引了巴菲特的眼球。
更令人瞩目的是,伯克希尔此番悄然买入了纽柯钢铁、Lennar和D.R. Horton等三家公司。这些公司均为传统行业的佼佼者,巴菲特此举无疑是在“抄底”。纽柯钢铁是美国钢铁行业的领头羊,Lennar和D.R. Horton则是地产行业的佼佼者。在房地产市场因高利率而低迷的背景下,这两家公司的市净率均低于1倍,巴菲特此番布局,无疑是在寻找价值洼地。
伯克希尔还买入了联合健康等医疗保健行业公司。医疗保健行业具有天然的“抗周期”属性,联合健康作为美国最大的医保公司,客户粘性强、现金流稳定,完全符合巴菲特的投资理念。此番布局,无疑为伯克希尔的持仓增添了更多的防御性。
从伯克希尔的持仓变化中,我们不难看出巴菲特的投资策略正在发生微妙变化。他正在从科技股转向传统行业,寻求更加稳健的投资回报。除了医疗、钢铁、地产等行业外,他还买入了户外广告公司Lamar和锁具公司安朗杰等公司。这些公司业务简单、现金流稳定、受经济周期影响小,无疑为伯克希尔的持仓增添了更多的“安全垫”。
伯克希尔的现金储备已超过1500亿美元。这笔庞大的现金储备,一方面用于应对市场波动,另一方面则用于等待“黑天鹅”事件出现时抄底。巴菲特曾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用现金“横扫”市场,此番他或许又在等待类似的机会。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盲目跟风巴菲特的操作并不可取,但他的投资策略却值得借鉴。降低科技股仓位、关注防御性板块、保留现金储备、坚持长期主义……这些策略或许能帮助我们在波动的市场中稳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