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篇关于著名收藏家王方宇的专题报道引起了广泛关注。王方宇,这位以汉语教学为职业的学者,却成为了海内外八大山人书画的最大藏家,其收藏与研究成就令人瞩目。
王方宇的收藏之路始于上世纪中叶,他与古董商兼收藏家安思远的深厚友谊成为他进入收藏领域的契机。通过安思远的介绍,王方宇结识了美国著名古董商人庞耐,并开始在美国收藏中国器物和绘画。庞耐不仅为王方宇打开了通往中国艺术品收藏的大门,还让他深刻体会到中国文物外流的无奈与心痛。
王方宇的收藏中,八大山人的书画作品占据了重要地位。据其子王少方透露,王方宇捐赠给弗利尔美术馆的许多八大山人书画都来自著名画家张大千的旧藏。上世纪50年代,张大千因生活窘迫,公开出售了自己所藏的八大山人作品,王方宇通过分期付款方式购得了其中的20余幅。
弗利尔美术馆馆长朱利安·拉比简要记述了接收王方宇旧藏的经过。在王方宇去世后,其子王少方选择将父亲精选的20幅八大山人书画捐赠给弗利尔美术馆,随后又让出了13幅书画小品。这批藏品极大地丰富了弗利尔美术馆的中国书画收藏,使其成为研究八大山人的重要学术机构。
王方宇对八大山人书画的研究方法同样值得称道。他近二十余年来广泛搜集相关资料,包括原迹书画、照片、文字著录等,并将这些材料进行断代分期和排比研究。他结合八大山人的生活经历,分析各个时期作品的细部特征,为鉴定八大山人作品提供了可靠依据。王方宇的研究不仅局限于书画本身,还涉及八大山人的身世、笔墨技法以及诗文解读等多个方面。
王方宇的研究态度极其严谨,他依材料说话,从不妄下结论。他的八大研究实际是一个庞大而综合的体系,在一种近乎科学的研究态度之下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比较分析。这种科学的研究方法不仅使他在八大山人书画鉴定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也为后来的学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王方宇给自己的书斋起名为“食鸡跖庐”,这一典故出自《吕氏春秋》,寓意广泛搜求、点滴积累知识。他在搜求藏品和搜集研究资料上确实展现出了“食其跖数千而后足”的干劲。正是这种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使他在收藏与研究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王方宇的收藏与研究不仅丰富了中国书画艺术宝库,更为后来的学者提供了宝贵的学术资源。他的成就和贡献将永远铭记在中国书画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