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专业预警:178个专业就业率亮红灯,未来布局何去何从?

   时间:2025-08-13 09:05 来源:天脉网作者:陆辰风

近期,全国高校正紧锣密鼓地推进本科专业设置工作,面对专业布局调整的新常态,各高校在新增、调整及撤销专业上需谨慎决策,力求精准布局。

教育部于今年6月发布了《2025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工作的通知》,强调增设符合区域发展需求的理工农医类专业,对布点量大且就业率持续偏低的专业原则上不再增设,并要求尽快调整办学质量不高的专业。这一通知为高校专业设置划定了两条关键“红线”——布点量大与就业率过低。

各省市积极响应,相继发布了本省就业状况不佳及过剩专业的预警清单,严格控制这些专业的新增。据统计,软科平台已收集到山东、甘肃、四川等9个省市的专业预警名单,共涵盖178个专业。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专业被8个省市预警,成为高频出现的预警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汉语言文学等也被多次预警。

针对“布点量大”与“就业率过低”的具体界定,教育部及各省均有明确规定。就业率方面,教育部曾规定连续两年低于60%的专业需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后改为以毕业去向落实率为统计指标。而专业布点量的判定则依据各省实际情况,在相关通知中明确标准。

就业率作为直观反映专业市场接纳度的数据,其过低的专业常被视为“红牌专业”,可能面临淘汰。山东、湖南等省在预警名单中明确列出了本省就业率较低的专业,艺术学、管理学、医学门类下的低就业率专业居多。法学、绘画等专业因人才市场饱和或就业门槛提高,成为“低就业率”专业中的常客。

热门专业同样面临调整压力。英语专业在21世纪初曾风靡一时,但随着开设院校增多,就业市场对口岗位减少,复合型人才需求增大,该专业逐渐降温。近年来,工学类专业预警数量显著增加,尤其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布点过多导致人才过剩。

为应对专业布局调整的挑战,教育部及各省积极实施急需紧缺专业引导发展计划,超常布局未来产业急需的专业。2024年度,教育部批准了29个新专业列入本科专业目录,各省结合本地产业发展实际,梳理出超过500种急需紧缺专业。吉林省提出调整本科高校25%以上专业布点,理工农医类专业占比达到50%以上;福建省则聚焦集成电路、微电子等领域,扩大理工类专业招生规模。

专业调整不仅是对旧有布局的“破”,更是对新方向的“立”。各高校应回归理性,遵循学科发展规律,围绕办学特色、定位及条件进行专业设置与调整,不断优化结构,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人才。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天脉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新传播周刊
新传播,传播新经济之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