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河股份董事杨卫国提前离任,大股东审慎态度引关注

   时间:2025-06-11 14:48 来源:天脉网作者:朱天宇

近日,洋河股份(002304.SZ)高层人事变动引发市场关注。据悉,董事杨卫国因工作调动原因,已辞去公司第八届董事会董事及战略委员会委员职务,不再担任公司及控股子公司任何职务。这一变动发生在公司业绩持续下滑的背景下,引发市场对其后续发展战略和人事调整的猜测。

杨卫国的离职无疑给洋河股份的战略规划和执行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作为董事会及战略委员会的重要成员,他的离开可能意味着控股股东宿迁产业发展集团对洋河股份当前经营管理策略有了新的考量。值得注意的是,杨卫国在辞职前,不仅担任洋河股份董事,还兼任宿迁产业发展集团、江苏洋河集团及江苏双沟集团董事长,其职务安排显示出他深度参与了洋河股份的核心管理体系。

杨卫国的辞职并非洋河股份近期唯一的人事变动。早在2024年7月,公司就曾公告披露董事王凯因工作调动原因辞任。王凯作为上海海烟物流发展有限公司的代表进入洋河股份董事会,其离职也被视为股东方利益诉求调整的一个信号。随后,上海海烟物流提名新任董事徐俊进入董事会,继续代表该股东方的利益。

洋河股份的人事更迭频繁,也反映出公司内部管理结构的调整。目前,公司董事会由7名非独立董事和4名独立董事组成,其中控股股东江苏洋河集团有限公司占据了6个非独立董事席位。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董事多为近年外部调入人员,这种“空降型”管理结构在白酒行业较为特殊,也引发了市场对其战略稳定性和执行力的质疑。

人事变动背后,是洋河股份近年来业绩的持续下滑。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8.8亿元,同比下降12.83%;归母净利润66.73亿元,同比大幅下滑33.37%。进入2025年,业绩颓势未改,第一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均出现大幅下滑。这一表现与白酒行业整体走势形成鲜明反差,显示出公司在产品结构、渠道管理或品牌战略等方面可能存在深层次问题。

面对业绩压力,洋河股份在2024年明显调整了发展战略,将“主动降速”明确列为战略举措。公司管理层强调,当前的业绩下滑是集团主动采取的战略性调整,旨在通过控制发展节奏、优化渠道库存来实现更可持续的发展。然而,这一战略能否换取长期健康发展,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在杨卫国辞职后,市场普遍关注洋河股份是否会进行新的人事调整。尽管第八届董事会任期至2027年才届满,但鉴于公司业绩的持续下滑和股东方的战略考量,未来不排除出现新的阶段性人事变动的可能。这些变动将如何影响公司的实际业务和发展战略,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天脉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新传播周刊
新传播,传播新经济之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